深入了解中华传统五服制度: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根据血缘亲疏关系划分的五等丧服,体现古代宗族伦理与社会秩序
"五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丧服制度,它根据与逝者的血缘亲疏关系,将服丧者的丧服材质、制作方式和服丧期限划分为五个等级,以此来表达悲痛程度和亲属关系的远近。
这一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重视等级、秩序、尊卑、亲疏以及父系宗族为核心的伦理观念。
五服中规格最高、最重的丧服
仅次于斩衰的丧服等级
父健在母亡,儿子和未出嫁女儿、已出嫁复归女儿,及丈夫为妻子服丧一年(杖期)
无论父母谁去世,都要服齐衰三年
第三等级的丧服
第四等级的丧服
五服中最轻的丧服
比较维度 | 斩衰 | 齐衰 | 大功 | 小功 | 缌麻 |
---|---|---|---|---|---|
亲近程度 | 最亲近 | 很亲近 | 较亲近 | 一般亲近 | 较疏远 |
麻布材质 | 最粗糙生麻布 | 粗麻布/熟麻布 | 较细熟麻布 | 细熟麻布 | 最细熟麻布 |
制作工艺 | 不缝边,刀砍断 | 缝边整齐 | 缝边,较粗工艺 | 缝边,精细工艺 | 缝边,最精细 |
服丧期限 | 三年 | 三年/一年/五月/三月 | 九个月 | 五个月 | 三个月 |
悲痛表达 | 最深沉悲痛 | 深度悲痛 | 较深悲痛 | 中等悲痛 | 轻度悲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