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称呼大全

中国亲属称谓完整指南 - 从祖辈到玄孙,从血亲到姻亲

基本介绍

亲属称谓(QīnShǔ ChēngWèi),对亲属的称呼,或具有亲属关系者的互称。汉语的亲属称谓纷繁庞杂,包含着语言自身和社会文化的诸多因素。

重要说明

中国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姓外族都称作亲属,通常指五代以内的任何血亲或姻亲。亲属称谓是语言中固有的,为语言交际服务,因而虽能概括成少数类(比如几十类),但词目绝不是几十个,而是成百上千个。

譬如就亲属关系来说,有"父亲"一个名称就可以了,而称谓中的"父亲"、"父"、"爸爸"、"爹"、"爹爹",甚至"考"、"慈父"等等却一个少不得,即或归属于"父亲"一大类下,也必须根据特点再分有文、白、书面、口语、方言等差别的许多小类。

历史渊源

亲属称谓始于何时,不太好证明。就今天所能见到的资料来看,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亲属称谓。汉语的亲属称谓数量:《中国古今称谓全书》中"家族·亲属"类有一千八百条。《亲属称呼辞典》共收录包括古代称谓和现代方言称谓在内的亲属称谓三千五百条。

亲属称谓分类

《亲属称呼辞典》分类体系

《亲属称呼辞典》收汉语亲属称谓约三千五百条,分十大类三百三十三小类,有的小类再根据意义分若干细目,每个细目为一同义类聚。

  • 父系
  • 母系
  • 夫系
  • 妻系
  • 兄弟姐妹系
  • 儿孙系
  • 堂亲系
  • 表亲系
  • 合称
  • 泛称

基本亲属称谓表

关系 称谓 关系 称谓
父亲 爸爸、爹、父亲 母亲 妈妈、娘、母亲
哥哥、兄长 弟弟、兄弟
姐姐、姊姊 妹妹、妹子
儿子 儿、男儿、儿子 女儿 儿、女儿、闺女
丈夫 老公、爱人、夫君 妻子 老婆、爱人、内人
祖父 爷爷、祖父 祖母 奶奶、祖母
伯父 伯伯、伯父 伯母 伯母、大娘
叔父 叔叔、叔父 叔母 婶婶、叔母
姑母 姑姑、姑妈 姑父 姑父、姑丈
外祖父 外公、姥爷 外祖母 外婆、姥姥
舅父 舅舅、舅父 舅母 舅妈、妗母
姨母 姨妈、姨母 姨父 姨父、姨丈
孙子 孙儿、孙子 孙女 孙女、孙女儿

九族称谓详解

一族:夫妻称谓
夫亲称谓
丈夫
郎君、夫君、良人、官人、相公、老公、爱人、卿卿、外子、外人、老头子、老伴
妻亲称谓
妻子
娘子、内人、良人、内子、老婆、爱人、卿卿、老婆子、老伴
三族血亲
上辈
父亲
爸爸、爹、爹爹、爹亲、爹地、大大、老爸、爸比、爸、老爷子
母亲
妈妈、娘、娘娘、娘亲、娘妮、老妈、妈咪、妈、老娘
平辈
兄亲
兄长、哥哥、大哥、兄台、兄亲
姊亲
姊姊、姐姐、姊长、姊台、姊亲
弟亲
弟弟、兄弟、弟子、弟亲
妹亲
妹妹、妹、姊妹、妹子、妹亲

下辈
男亲(儿子)
儿、男儿、息男、儿子、闺男、囝男、宝贝、孩子、小子
女亲(女儿)
儿、女儿、息女、儿子、闺女、囡女、宝贝、孩子、丫头
三族姻亲

姻亲关系复杂多样,包括继父母、嫂子、姐夫、女婿、亲家等各种称谓...

继亲
  • 继父:后爹、晚爹、后爸
  • 继母:后娘、晚娘、后妈
配偶兄弟姊妹
  • 兄妇姊:嫂子、兄嫂
  • 姊夫兄:姐夫、姊兄
  • 弟妇妹:弟妹、弟媳妇
  • 妹夫弟:妹夫、妹弟
配偶父母
  • 丈父:岳父、泰山、丈人
  • 丈母:岳母、泰水、丈母娘
  • 公父:公公、公爹
  • 婆母:婆婆、婆母娘

世代称谓详解

祖辈称谓
直系祖辈
  • 祖父:王父、大父、祖君、爷爷
  • 祖母:大母、王母、重慈、奶奶
  • 外祖父:外王父、外祖、外公、姥爷
  • 外祖母:外王母、外婆、姥姥
旁系祖辈
  • 伯祖父:伯公、伯祖、伯翁
  • 叔祖父:叔公、叔祖、叔翁
  • 姑祖母:姑婆、姑奶奶
  • 舅祖父:舅公、舅祖
  • 姨祖母:姨婆、姨奶奶
曾祖辈及以上
世代 父系称谓 母系称谓 其他称呼
高祖父 高祖父、高祖王父 高祖母、高王祖母 高门、高祖
曾祖父 曾祖父、太翁、曾翁 曾祖母、太婆、曾祖王母 大王父、太公、曾门
外曾祖父 外曾祖父、外太翁 外曾祖母、外太婆 外曾祖王父、太爷
曾外祖父 曾外祖父、太外翁 曾外祖母、太外婆 太爷、太公
孙辈及以下
孙辈
  • :孙儿、孙息、孙枝
  • 孙女:女孙
  • 外孙:女儿的子女
  • 外孙女:女儿的女儿
曾孙辈及以下
  • 曾孙:重孙、孙之子
  • 曾孙女:孙之女
  • 玄孙:元孙、膀孙、曾孙之子
  • 来孙:玄孙之子(第六代)
  • 晜孙:第五世孙
  • 仍孙:第八世孙
  • 云孙:第九代孙
  • 耳孙:玄孙之子,远代子孙

婚姻相关称谓

夫妻互称
夫称妻
  • 古代:夫人、娘子、内人、内子、贱内
  • 现代:老婆、爱人、太太、媳妇、老伴
  • 雅称: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
妻称夫
  • 古代:夫君、夫主、夫婿、良人、郎君
  • 现代:老公、爱人、先生、当家的、老伴
  • 雅称:夫子、夫君、郎、君、官人
双方父母称谓
夫方父母
公公
公、舅、公爹、老人公
婆婆
婆、姑、君姑、严姑、慈姑、阿姑、婆母、老人婆
妻方父母
岳父
岳丈、泰山、冰翁、外舅、外父、妻父
岳母
丈母、泰水、外姑、外姑

兄弟姊妹关系

直系兄弟姐妹
兄长
  • :哥哥、兄长、昆
  • :嫂子、嫂嫂、兄姊
弟妹
  • :弟弟、弟子
  • 弟媳:弟妹、弟媳妇

姐姐
  • :姐姐、姊姊、女兄
  • 姐夫:姊夫、姊婿、兄姊
妹妹
  • :妹妹、妹子、女弟
  • 妹夫:妹婿、妹弟
堂表兄弟姐妹
堂亲
  • 堂兄弟:从父兄弟、叔伯兄弟
  • 堂姊妹:从父姊妹、叔伯姊妹
  • 堂侄:从子、堂兄弟之子
表亲
  • 姑表兄弟:姑母之子
  • 姑表姊妹:姑母之女
  • 舅表兄弟:舅父之子
  • 舅表姊妹:舅父之女
  • 姨表兄弟:姨母之子
  • 姨表姊妹:姨母之女
从亲
  • 从兄弟:从祖兄弟、再从兄弟
  • 从姊妹:从祖姊妹、再从姊妹
  • 族兄弟:三从兄弟、族父之子
  • 族姊妹:族父之女

现代家庭关系表

现代常用称谓
世代 父系称谓 母系称谓 妻系称谓 夫系称谓
曾祖辈 太爷爷、太奶奶 太姥爷、太姥姥 - -
祖辈 爷爷、奶奶
叔爷爷、姑奶奶
姥爷、姥姥
舅爷、姨奶
- -
父母辈 父亲、伯父、叔父、姑妈 母亲、舅舅、姨妈 岳父、岳母
大舅、小舅、大姨、小姨
公公、婆婆
大伯、小叔、大姑、小姑
平辈 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堂兄弟姐妹
(同上) 表兄弟姐妹
连襟、妯娌
(同上)
小辈 儿子、女儿
侄子、侄女
外甥、外甥女 内侄、内甥 外侄、外甥
孙辈 孙子、孙女
侄孙、侄孙女
外孙、外孙女
甥孙、甥孙女
内侄孙、内甥孙 外侄孙、外甥孙

称谓演变发展

汉语的亲属称谓在甲骨文里就有,先秦时期已相当完备且系统化。在以后的长期使用中,由于种种原因,亲属称谓发生了变化。

演变特点

作为词汇系统的一部分,亲属称谓与一般词汇的词义演变具有共性,同时也有其个性。归纳起来,汉语亲属称谓的词义演变大致包括:

  • 称谓系统的改变
  • 词形或词义的消失
  • 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 词义的转移
  • 一般词汇取得亲属称谓义
不再使用的称谓
  • 王父、王母:古代称呼祖父、祖母
  • 大父、大母:古代称呼祖父、祖母
  • :古代称呼父亲和祖父
  • 姒、娣:古代称呼长幼妾或妯娌
新产生的称谓
  • 爷、爹、哥、姐:汉代以前文献中尚未发现
  • 爷爷、爹爹、哥哥、姐姐:重叠形式出现更晚
  • 爸爸、妈妈:现代常用称谓
  • 老公、老婆:现代夫妻互称
使用说明

本亲戚称呼大全收录了中国传统和现代常用的亲属称谓,包括:

  • 血亲称谓: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属称呼
  • 姻亲称谓:基于婚姻关系的亲属称呼
  • 直系称谓:父母子女等直系血亲
  • 旁系称谓:兄弟姐妹、堂表亲等旁系血亲
  • 世代称谓:从高祖到耳孙的世代称呼

提示: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习惯,本大全以通用称谓为主,兼顾部分地区特色。